2024年,州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州委、州政府关于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决策部署,紧盯“新增企业占比”支撑性指标,扎实开展市场主体培育壮大行动,推动我州市场主体“多起来”“强起来”“活起来”,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,有力促进和推动我州欠发达县域加快发展、高质量发展,全州6个欠发达县“新增企业占比”平均增长率达到19.61%,高于全省平均增长率。
加强系统谋划,高站位推进托底帮扶。一是坚持高位推动。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,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托底性帮扶专班,通过层层压实责任,推动形成协调联动、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。立足市场监管职能职责,聚焦帮扶所能、县域所需,梳理形成《关于支持6个欠发达县域加快发展八条措施》。二是加强调查研究。单位分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欠发达县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,与市场主体开展座谈交流,详细了解县域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,要求相关县局紧盯“新增企业占比”支撑指标,做好市场主体加减法,扎实开展“个转企”培育工程和“僵尸企业”清理行动,确保高质量完成托底帮扶县退出和考核工作。三是积极对接汇报。单位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多次到省局沟通协调,汇报阿坝州托底性帮扶“新增企业占比”指标推进情况,准确理解领会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,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。
坚持统筹推进,高标准完成年度任务。一是扩大增量。深化市场准入、准营制度改革,推动企业实现“快入准营”,完成企业开办、变更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803件。进一步压减涉企审批手续,强化帮办代办、一网通办、零成本办、预约办等服务,提升企业登记便利度。大力培育创新活力高、发展动力强的优质主体,全年完成“个转企”66户,新增生产企业864户。二是优化存量。大力开展“僵尸企业”清理专项行动,对纳入经营异常名录、严重违法名单的企业进行全面摸排,依法清理“僵尸企业”452户。实行事前提醒告知、事中服务指导、事后规范处置“三步工作法”,经营主体年报率综合排名第一,其中:农民专业合作社、个体工商户年报率分别为96.05%、97.8%,排名均为全省第一;企业年报率93.29%,排名全省第二。三是提升质量。大力推进质量强企、质量强链、质量强县,建立州县领军企业培育清单,牦牛乳业产业链入选全省质量强链联动提升项目,红原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入选全省质量强企领军企业培育清单。扎实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,申报全国“名特优新”个体工商户403户。推广“净土阿坝”+“地理标志”品牌联动模式,引导“若尔盖藏绵羊肉”“若尔盖牦牛肉”地标产品用标企业成功获批“净土阿坝”品牌授权使用。
注重靶向赋能,高起点完善工作机制。一是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。建立实行“月调度、月研判、月通报”工作机制,对重视不够、推进不力、进展缓慢的县(市)局进行通报批评和谈话提醒。加强运行调度分析,组织召开全系统部署会、推进会、协调会5次。二是建立完善工作督办机制。通过实行“清单式”交办、销号、问效,建立托底性帮扶重点工作督办台账,每周跟踪工作完成进度,采取书面督办、电话督办、实地督办等多种形式,加速推动任务落实。三是建立完善工作指导机制。建立实行“县局提清单、州局来指导”州对县工作模式,从优化准入准营环境、市场竞争环境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,强化对县(市)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的指导,帮助县(市)局厘清思路、明晰路径、找准抓手,全力推动生产企业增量提质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